沪指缩量震荡 新能源赛道大涨、新冠药物概念重挫

A股三大指数今日走势分化,沪指微幅收涨0.04%,收报3524.11点;深证成指上涨0.37%,收报14081.80点;创业板指上涨0.72%,收报3056.43点。市场成交额继续萎缩,今日仅有8642亿元。行业板块涨少跌多,锂电、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赛道股大涨,新冠药物概念股重挫。
对于后市大盘走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表示,“政策底”已经明确,“情绪底”即将到来,“市场底”渐行渐近,建议继续紧扣“两个低位”布局蓝筹,迎接上半年行情起点。首先,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最大时点已过,但对政策依赖性依然较强,地方“两会”显示各地以投资稳经济的趋势明显,而货币先行发力超预期后,其它部委和地方的政策正在形成合力,“政策底”已经明确。其次,高位抱团瓦解诱发的情绪宣泄接近尾声,市场短期调整既偏离货币宽松趋势,也偏离政策支撑的基本面趋势,内外资金行为分化亦是佐证,“情绪底”即将到来。最后,随着稳增长主线共识的不断提高,情绪宣泄接近尾声,预计市场资金将恢复流入,“市场底”渐行渐近。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2022年初以来,国内市场震荡下行,核心原因在于分母端负向扰动。一方面,海外加息缩表预期提前,实际利率快速攀升,10年美债利率一度触及1.88%,纳斯达克指数周内大幅回落7.55%。随着全球流动性拐点已至,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对国内流动性预期带来边际波动。另一方面,国内地产信用隐忧、新冠疫情波折等压制着风险偏好。我们认为,从海外来看,尽管高利率对权益市场会产生负向压制,但在较低的美债利率抬升下,不会对美股估值产生剧烈冲击,由此带来的“美股→A股”风险传导相对有限。同时,国内仍处于货币政策宽松窗口期,央行积极“靠前发力”,随着12月全面降准、1月MLF与LPR降息之后,“稳增长”动能进一步夯实,负面预期正在加速消化。

  中金公司表示,从历史上看,中国市场在见底回升的周期往往依次经历“政策底、情绪底、增长底”,我们认为“政策底”在去年9月30日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间已确认,“情绪底”可能会在近期至一季度前期左右,而“增长底”则有望在一季度到二季度左右出现。在2014年底、2018年底和2020年初三轮明显的“稳增长”发力过程中,初期市场由于情绪惯性原因而表现不佳,成长风格明显下跌,在社融、信贷、基建和房地产等相关前瞻指标有所修复后,市场悲观情绪改善后往往表现较好。预计临近春节前述情绪因素仍可能抑制市场表现,尤其是部分地产开发商宣布境外债务整体违约可能也将扰动市场情绪,但未来伴随“稳增长”政策细节持续出台、前瞻指标可能改善和国内增长逐步企稳,市场情绪也有望修复。风格方面,我们认为“稳增长”仍是未来的阶段主线,而成长风格大幅杀跌空间可能相对有限,但可能还不着急抄底,我们依然维持此前“稳增长”风格可能会持续到一季度末左右。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当前不应减仓,应逐步加仓。前期三大负面担忧:1、担忧国内货币政策迟缓,宽信用效果不佳;2、增量资金不足,新基金发行低于预期;3、美联储鹰派表态,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近期基本已经被市场反应,或将落地或被过度担忧:相比港股和北上资金,A股市场对经济下行已足够悲观。国内目前处于宽货币+宽信用的“双宽”周期,后续仍有进一步宽松空间,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发力,市场疑虑有望改善,降息对于分子端的改善和分母端的利好也将逐步显现。同时,春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新基金发行回暖,美联储FOMC会议使得加息预期利空出尽,有望形成春节后到两会前的有利时间窗口。当前我们对后续市场看法变得更为积极,建议珍惜把握即将来临的反攻行情。

  海通证券表示,过去20年A股春季行情从未缺席,稳增长政策背景的春季行情如2012年、2014年底-15年初、2019年。稳增长型春季行情的共同特点是:先价值后成长,早期沪深300和国证价值领涨,后期创业板指和国证成长领涨。这次稳增长政策明确,春季行情背景类似前三次,价值和成长有望轮番表现,如低估的大金融地产和新基建的硬科技。

  招商证券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增长率与通胀率同时下行的场景,这种场景一般对应股弱债强;企稳复苏之后,权益市场会有新一轮机会。美国经济正处于过热场景,正在努力控制通胀。过热场景一般对应债券熊市、股票牛转熊。展望未来,美国应对通胀的最好措施其实是加快能源生产,而不是美联储加快收缩,后者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进一步下行,陷入滞涨风险,滞胀环境对应股债双熊。对于中国,当前企业盈利预期下降,因此股市表现不佳。但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已陆续出台,如果能在2021Q1实现复苏,权益市场应该会出现新一轮机会。同时,由于中国贸易顺差、资本流入、人民币汇率保持高位,具有实施“以我为主”政策的能力,也能一定程度抵御外部冲击。

  兴业证券表示,市场仍在底部区域中纠结。1、MLF利率下调、央行表示“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1年期5年期LPR下调,政策宽松的方向已经明确,但市场仍对政策宽松的节奏和力度将信将疑。2、美联储加息甚至缩表担忧升温、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导致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大跌,也对国内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形成拖累。左侧布局“mini版2014”。1)抓主要矛盾,当前已是“稳增长”、边际“宽信用”的时间窗口:从2021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央行连续降准、下调政策利率,新增专项债额度1.46万亿提前下达,1月份部分省市重大项目较往年提前下发。各种信号、数据都在不断验证边际“宽信用”的方向。2)参照2014年,政策放松基调在上半年便已确立,社融在4月便基本触底,但指数行情直到11月降息后才正式启动。而当中的每一次的纠结、调整都成为布局机会。3)但当下与2014年的区别在于,一方面,2014年是全面的系统性放松,而当前在地产“房住不炒”、基建“托而不举”大基调下,政策宽松力度和空间相对有限,更有可能是阶段性、托底式的放松。另一方面,2014年逐渐演变成为一轮杠杆牛,而当前市场杠杆力量较弱,机构资金仍是市场主导力量。因此,本轮行情或类似“mini版2014”,并且现在已是左侧布局窗口。

  华西证券表示,近期增量资金入市动力不足,市场情绪或归于清淡。1)融资资金连续5周净卖出,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为6.67%,自2020年以来首次降至7%以下,位于近三年以来的低位;2)年初至今,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区间回报平均值分别为-4.70%、-6.18%。赚钱效应不足对应基金发行市场的降温,权益类基金发行较为平淡;3)全A股权风险溢价位于2010年以来中位数以上,近五日A股市场成交额亦呈现缩量,表明节前A股市场风险偏好小幅降低。投资策略:震荡依旧,按“稳增长”主线索骥。临近春节,A股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扰动和长假前消息面不确定性影响,增量资金入市动力不足,A股仍呈结构性行情特征。12月以来,国内稳增长政策前瞻性发力,央行降准降息接连落地,且后续降息仍有空间,市场处于“宽货币”窗口期,宏观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宽松。结构上,“宽信用”才是央行宽货币的最终诉求,基建和房地产是重要抓手,地产调控政策有望边际宽松,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基建等是重点发力方向。配置上,建议以“低估值价值蓝筹”为主:一是传统基建相关,如银行、建材;二是受益于地产政策边际改善的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主题方面关注:数字经济、元宇宙、中药等。

  国盛证券认为,去年12月以来,地产销售、新开工等数据再度转差,地产链继续成为经济拖累项,地产端的风险和前端数据的疲弱,也意味着政策端有进一步宽松的必要。5年期LPR调降释放的信号意义更大,政策底已经明确,未来大概率迎来实质性松动。在经济数据实现真正扭转之前,宽松力度可能是逐级放大,信用条件已经迎来真正意义上的企稳,叠加M1-PPI剪刀差向上修复,政策宽松、信用企稳与市场预期有望逐步回归良性循环,历史上信用起、经济弱的阶段大金融胜率最高。伴随成长赛道估值消化,春节后有望开启一波共振行情。策略建议与行业推荐:(一)稳增长依旧是Q1最大的贝塔主线,推荐优质银行与国企开发商、建筑/建材;(二)新基建发力方向,首推:风光储、电力运营、通信;(三)上游成本反转的汽车零部件、家电,受益于估值低位及概念催化的传媒。

  民生证券表示,上周A股市场整体依旧下行,大盘和价值风格领跑,中小成长风格领跌市场,价值回归正在成为市场共识。当下两个风险已经在定价途中:第一,中美股市风格的协同性在上升;第二,市场调整过程中,重仓股之间的“传染性”或许已经开始影响市场。无法预期短期波动结束的时点,但是市场的机会已经在出现。投资者不应只是聚焦市场中的风险,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逃避总量经济问题的投资组合正陷入回撤与持续性调整压力中,看似“绝境”却也正倒逼全市场投资者重新汇聚某种新的共识。我们无法预期短期波动结束的时点,但是市场的机会已经在出现。投资者不应只是聚焦市场中的风险,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我们的建议是:关注信用回升、关注通胀弹性,拥抱价值回归。推荐:有色(铜、铝、金)、银行、煤炭、房地产、钢铁和原油(油气开采、油运)。主题上,推荐乡村振兴(数字政务、县域消费)。

原文连接

相关文章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